起而行綠能電動車充電 攻向全球

DETAIL

起而行綠能電動車充電 攻向全球

為了替台灣尋找經濟新動能,經濟日報推出「創業超新星」系列專題報導,本系列介紹台灣最具創新能力的新秀,報導這些新創公司的優勢及潛力,讓其價值被外界看見,獲得更多資源挹注,成為未來台灣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

十年前電動車還是一個不具體的未來,台灣甚至還沒有電動車的相關規範,但工研院已經著手進行充電系統的研發,甚至依循北美的電動車規劃,成立台灣的標準,甚至協助產業成立充電聯盟。

如今電動汽車市場即將進入高速成長階段,電動機車並已經在台灣建立穩定的根基,由工研院研發單位獨立成立的起而行綠能公司,成立短短半年間,已經獲得台灣與大陸充電系統的訂單,第一年可望達到損益平衡,放眼更美好的未來,起而行並計畫在明年增資、擴增生產線,擴大更大的市場。

起而行總經理簡金品說,2010年台中市政府與裕日車合作的第一個電動車案是台灣第一支汽車充電樁,就是來自起而行的團隊,如今起而行的客戶包括台灣的裕隆、中華車,杭州東風裕隆、香港特斯拉等等,電動機車的充電座更與台灣多家機車廠合作,成果相當豐碩。

除了這些既有的充電系統外,起而行還在開發小型化、雙向充電、無線充電、快速充電與全功能的聯網系統,面對即將快速爆發的電動車商機,起而行正積極應對著。

但從研發團隊到成立公司,並不是最初的規劃。最初工研院在研發出電動車充電系統時,並不是要自己運營這個全新事業的。而且藉由技轉方式,提供給企業,再由企業提供充電樁給車廠,希望協助既有的企業投入這個新的領域,也由企業提供服務。

 

不過,在電動車發展的初期過程裡,國際規範一直在快速變化,工研院研發團隊必須在取得國際規範資訊後、快速調整對應、再進一步技轉給廠商,時間效率上並不理想,核心技術與組裝分屬不同的兩個單位,也讓車廠在對應時感到困擾,後來工研院決定自行生產、提供充電樁給客戶,才改善相關的問題。

但工研院畢竟不是一般的營利事業,在研究室裡成立生產線,由負責研發的博士、碩士也負責產品的組裝、裝配,並不合適。四年前,車廠希望由工研院研發團隊獨自成立公司,配合工研院的新創公司辦法,輔導創業,在前置作業陸續完成之後,去年整個團隊調到所長室,不再接其他計畫,專心準備創業。

起而行去年成立之後,短短半年間,成立桃園工廠、東莞分公司、浙江與山東的辦公司,其中浙江辦公室就在吉利汽車的門口,大陸的工廠並有兩條生產線。許多充電系統都已經與車廠進行對接的作業,並開始小批量的生產,台灣的汽車充電樁則有一半以上是來自起而行,時間雖然短,但因為之前已經在工研院體系運營多年,成立初期就已經有相當不錯的成果。

預期今年起而行全年營收可望達到5,000萬元,即使是成立首年也不必擔心燒錢的問題,更因為客戶與市場明確,明年將增資至3億元、擴增生產線,以因應即將到來的電動車時代。

簡金品說,大陸的電動車市場即將快速啟動,各家車廠的新產品也即將推出市場,起而行預期明年,大陸市場可以出貨1萬支,台灣的電動機車時代也來的比預期的更快,中華車、光陽、三陽、山葉都要推出新車款,預計明年台灣的機車充電站也會達到3萬個。

大陸積極推動電動車市場,初估到2020年時,將要有500萬個充電站。起而行認為,這麼大的市場,應該要由國家隊來投入。包含既有的廠商、像是台達電、起而行、裕隆電能、群光,都可以帶到這個舞台。而且以台灣原本的產業基礎,從核心的控制模組、到最終的充電系統,可以藉由產業群聚的方式,建立台灣獨有的競爭力。

簡金品說,起而行雖然也做到終端充電樁,但這個市場太大,值得更多企業投入,只要想做電動車充電系統的都可以來找起而行,透過合作方式,讓對方可以吃到大補丸,一起拓展這個全新的市場。

特斯拉電動車快速崛起,其中有多項關鍵零組件來自台灣供應商,起而行也希望可以像是IT產業,憑著技術的優良與產業的優勢,讓全世界想找電動車關鍵零組件的業者都會想到台灣,等到愈來愈多電動車廠加入市場之後,台灣將在新的市場、新的商機占到更重要的地位。

(圖文引用自 經濟日報)